成语列表5
-
断潢绝港的意思是什么
断潢绝港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huáng jué gǎng 2、意思解释: 潢:低洼的水坑;港:与江河相通的小河。比喻错误的无法达到的目的地的道路 概:过去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,引申为标准。一概:同一个标准;一律。对于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评论或对待。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,笼统地看成一样。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而作者安可以今方古,一概而论得失?”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十四卷:“古者文武一体,出将入相。近代裴行俭、郭元振、裴度、韦皋是也。然而时有夷险,不可一概而论。”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六卷:“况四座之惊,有知音,有不知音;独坐之适,有敝帚之享,有寸心之知,不可一概而论。”亦作“一概论”、“一概而言”。 3、近义词:断港绝潢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...
-
断事如神的意思是什么
断事如神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shì rú shén 2、意思解释: 断:判断。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 冲:冲向。一起飞就冲入云霄。比喻平时默默无闻,突然有了惊人之举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;虽无鸣,鸣必惊人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三国·魏·阮籍《咏怀》:“一飞冲青天,旷世不再鸣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二回:“只可怜安公子经她两个那日一激,早立了个一飞冲天、一鸣惊人的志气,要叫她姐妹看看我安龙媒,可作得到封侯夫婿的地步。” 3、近义词:料事如神 4、反义词:笨手笨脚 5、成语接龙:断木掘地→地平天成→成羣集党→党坚势...
-
断然处置的意思是什么
断然处置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rán chǔ zhì 2、意思解释: 断然:果断坚决;处置:处理。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一定:固定不变。规:法度,准则。①确定不变的规则或规划。宋·彭龟年《止堂集·应诏论雷雨为灾奏》第五卷:“惟庙议无一定之规,故出令有二三之惑。”宋·魏了翁《鹤山文集·答馆职策一道》第二十一卷:“晋之诸君进筑以广地,增募以强兵,储粟以厚粮,亦知所以用强其国矣。然纪纲不立,初无一定之规,而谋国之臣议论矛盾,亦无同心徇国之意。”②比喻打定的主意。 3、近义词:断然措施 4、反义词:飘浮不定 5、成语接龙:断木掘地→地平天成→成羣集党→党坚势...
-
断钗重合的意思是什么
断钗重合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chāi chóng hé 2、意思解释: 钗:女性首饰。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。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,也指重新团聚 一刀下去把事物分成两段。①指将人斩杀。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到来日一刀两段,尸横在市廛。”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四回:“到了那个时候,趁着势头,先把禁子一刀两段,然后打开监门,便带了苏姑娘出来。”①比喻坚决断绝关系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文悦禅师》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金·马钰《水云游》:“这冤亲,系脚绳儿,宜一刀两断。”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:“不要三儿有了别的花样吧?要是这样,还是趁早和他一刀两段的好,省得牵肠挂肚不爽快。”亦作“一刀两断”。②比喻做事坚决果断,干脆利落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潭州云峰志1禅师》第四十五回:“(僧)曰:‘未审和尚如何为人?’师曰:‘一刀两段。’”亦作“一剑两段”。 3、近义词:破镜重圆 4、反义词:覆水难收 5、成语接龙:断编残简→简截了当→当风秉烛→烛照数...
-
短吁长叹的意思是什么
短吁长叹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ǎn xū cháng tàn 2、意思解释: 吁:叹气。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蹴:踏,踩。就:成功。踏一步就成功。形容事情轻而易举,一下子就能完成。宋·苏洵《嘉.集·上田枢密书》第十四卷:“天下之学者,孰不欲一蹴造圣人之城。”清·吴趼人《痛史·叙》:“从前所受,皆为大略,一蹴而就于繁赜,毋乃不可!”亦作“一蹴而得”、“一蹴可就”、“一蹴而至”、“一蹴而几”、“一蹴可几”、“一蹴即至”。 3、近义词:短叹长吁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短吁长叹→叹为观止→止渴望梅→梅妻鹤...
-
断壁颓垣的意思是什么
断壁颓垣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bì tuí yuán 2、意思解释: 颓垣:倒了的矮墙。坍塌的墙壁,残毁的矮墙。形容残败的景象。 颓垣:倒了的矮墙。坍塌的墙壁,残毁的矮墙。形容残败的景象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零八回:“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,抬头一看,只见断壁颓垣,荒凉满目,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。”亦作“断壁残垣”。 成:形成。变:改变。①原指刑法一经制定,就不可随意更改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刑者,~也;~者,成也。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②后形容墨守成规,固定不变。唐·白居易《太湖石记》:“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?将胚浑凝结偶然而成功乎?然而自一成不变已来,不知几千万年,或委海隅,或沦湖底。”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十九回:“天下无印板文字,而理法固一成不变,岂得以小说而忽之。”梁启超《新史学》:“就天然界以观宇宙,则其一成不变,万古不易。”亦作“一成不易”。 3、近义词:断壁残垣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短中取长→长驱直进→进退有节→节中长...
-
断无此理的意思是什么
断无此理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wú cǐ lǐ 2、意思解释: 断:绝对,一定。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。 可能发生的差错或失误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十回:“你实说便罢,不然,有一差二错,就在你这两个囚根子身上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七回:“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,又耽搁住了,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,还是等你回来,还是你太太作主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:“你如若不早为之计,乃至他久假不归,有个一差二错,那就难保不被公婆道出个不字来,责备你我几句。”亦作“一差二误”、“一差两误”、“一差半错”、“一差两讹”。 3、近义词:岂有此理 4、反义词:彬彬有礼 5、成语接龙:断无此理→理直气壮→壮气凌云→云中白...
-
断纸馀墨的意思是什么
断纸馀墨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zhǐ yú mò 2、意思解释: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。 表;外貌。凡:平凡。形容人相貌出众,不同一般。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四回:“女王闪凤目,簇蛾眉,仔细观看,果然一表非凡。”又第八十八回“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,倒换关文,却一表非凡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单说这龙华寺里的知客,……生的眉清目秀,一表非凡,而且人亦能言会道。”亦作“一表非俗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纸馀墨→墨守成规→规行矩步→步雪履...
-
断羽绝鳞的意思是什么
断羽绝鳞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yǔ jué lín 2、意思解释: 断绝书信。羽鳞,犹鱼雁。 正经:正派,庄重。形容庄重,严肃认真的样子。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陈白露(一本正经地):‘咦,你不认识,这是我的爸爸。’”亦作“一板正经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羽绝鳞→鳞次栉比→比肩随踵→踵接肩...
-
短吃少穿的意思是什么
短吃少穿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ǎn chī shǎo chuān 2、意思解释: 指衣食困乏。 形容军队打了败仗,就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。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当第一时期,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,蒋介石打伤了脚,坐飞机回广东去了。” 3、近义词:饥寒交迫 4、反义词:丰衣足食 5、成语接龙:短吃少穿→穿花纳锦→锦囊佳句→句栉字...
-
端人正士的意思是什么
端人正士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ān rén zhèng shì 2、意思解释: 指端庄正直的人。 端人:正直的人。指心地端正行为正直的人。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一百八十卷:“他好放肆,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,却恐他来检点,故凭诋訾。”宋·陈亮《中兴遗传·序》:“子端人正士,胡为喜言此等狂生?”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外集》:“学党五十九人,无非端人正士,尽入刘珏一纲。”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中宗》:“薄一己之功名,正一王之纲纪,端人正士所由异于功名之士远矣。” 黑夜时间长,做梦的次数多。比喻时间拖延下来,事情可能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。宋·王令《客次寄王正叔》:“夜长梦反复,百瞑百到家。岁计晚未成,客愁与日加。”清·吕留良《家书》:“荐举事近复纷纭,夜长梦多,恐将来有意外,奈何!”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堕计》:“你就趁此时去做个了当,不要夜长梦多,又使他中变了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这事须得如此如此办法,才免得她夜长梦多,又生枝叶。”亦作“睡多梦长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端人正士→士死知己→己饥己溺→溺心灭...
-
断简遗编的意思是什么
断简遗编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jiǎn yí biān 2、意思解释: 简: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。编:穿简的皮条。指残缺不全的古籍。 叶公:春秋时楚国贵族,名子高,封于叶,在今河南叶县。叶:古音shè。好:喜欢,爱好。叶公喜爱龙,并非真意,只不过是摆摆好龙的样子而已。①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,实际上并不理解或需要它,当某事物成为现实时,甚至畏惧。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龙以写龙。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拖尾于堂。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。是叶公非好龙也,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秦宓传》:“昔楚叶公好龙,神龙下之,好伪彻天,何况于真?”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模拟》:“盖鉴识不明,嗜爱多僻,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,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,有叶公好龙之喻也。”清·赵翼《瓯北诗钞·岣嵝碑歌》:“盲翁扪x但取似,叶公好龙固为名。”②比喻爱好之心始终如一,定能如愿以偿。《南史·郑鲜之传》:“前至渭滨,帝(宋武帝)复叹曰:‘此地宁复有吕望耶?’鲜之曰:‘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,燕昭市骨而骏足至。明公以旰食待士,岂患海内无人。’”唐·薛登《论选举疏》:“燕昭好马,则骏马来庭;叶公好龙,则真龙入室,由是言之,未有上之所好,而下不从其化者也。”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缣零璧→璧合珠联→联袂而至→至圣先...
-
断蛟刺虎的意思是什么
断蛟刺虎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jiāo cì hǔ 2、意思解释: 指武艺高强,行为侠义。 野火焚烧不能使野草灭绝,春风一吹它又蓬勃而生。原指野草的生命力很顽强。亦比喻正义的事业是无法消灭的,虽遇挫折,但又会重新兴起。唐·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;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十一节: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,其林林总总者如故也。”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...
-
断怪除妖的意思是什么
断怪除妖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guài chú yāo 2、意思解释: 指铲除妖魔鬼怪。 断:绝断。铲除妖魔鬼怪。明·无名氏《锁白猿》第三折:“据着他断怪除妖,我道来恰便似班门弄斧。”明·无名氏《大破蚩尤》第二折:“我我我仗神锋断怪除妖,是是是凭道法驱邪斩虎。” 要害:人体上能致命的部位,比喻军事上处于至关重要位置的地方。多比喻军事战略要地。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十五回:“陛下宜安守旧都,选将挑兵,控扼要害之地。”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八十三卷:“凡东北一带要害之地,皆其统辖,声势强盛,日益骄恣。”亦作“要害之处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怪除妖→妖魔鬼怪→怪雨盲风→风驰云...
-
断袖之癖的意思是什么
断袖之癖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xiù zhī pǐ 2、意思解释: 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。 上下牙齿咬碎铁、钉。比喻说话坚定、准确。毫不含糊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回:“来往的,尽是咬钉嚼铁汉,出入的,无非沥血剖肝人。”明·张岱《陶庵梦忆·四·祁止祥癖》:“止祥精音律,咬钉嚼铁,一字百磨,口口亲授,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。”清·无名氏《人中画·终有报·三》:“张媒婆见他说得咬钉截铁,不肯与他,急得哭将起来。”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袖之宠→宠辱若惊→惊喜交加→加枝添...
-
断织劝学的意思是什么
断织劝学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zhī quàn xué 2、意思解释: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断织劝学的故事 遥遥:远远地。时光很远,没有期限。形容距离实现目的或某种愿望的时间还很远。清·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续谈八·致刘王坡督部韵珂书》:“儿子现权瓯守,仅免赔累,转眼亦即须交卸,补实尚遥遥无期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看看关头存在黄胖姑那里的银子渐渐化完,只剩得千把两银子,而放缺又遥遥无期。”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织劝学→学富五车→车尘马足→足音空...
-
断脰决腹的意思是什么
断脰决腹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dòu jué fù 2、意思解释: 脰:颈;决:破。杀掉头,剖开腹。形容惨烈的死难。 乞:乞求。怜:怜爱。狗摇动着尾巴,乞求主人的爱怜。比喻用谄媚的姿态求得别人的欢心。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烂死于沙泥,吾宁乐之;若俯首贴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宋·魏了翁《鹤山全集·辞免除权礼部尚书奏状》:“伏念臣才不适时,学惟事道,徒nn而自信,尝落落而寡俅,不肯摇尾乞怜以求左右之容。”元·吴o《送何太虚北游序》:“摇尾而乞怜,胁肩而取媚,以侥幸于寸进。”明·王p《春芜记·构衅》:“这丫头怎么骂我摇尾乞怜,终不成我是狗?!”亦作“乞怜摇尾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断脰决腹→腹中兵甲→甲第连天→天不绝...
-
短绠汲深的意思是什么
短绠汲深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ǎn gěng jí shēn 2、意思解释: 绠:汲水用的绳子;汲:从井里打水。吊桶的绳子短,打不了深井里的水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 短绠汲深的故事 摇动嘴唇,摆弄舌头。多指卖弄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清·王c卿《冷眼观》第四卷:“当日无意得罪了一班酸秀才,那起酸秀才就摇唇鼓舌,大起文字风潮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:“我正在这里指受进兵的方略,胆敢摇唇鼓舌,煽惑军心!”亦作“摇唇鼓吻”、“摇吻鼓舌”、“鼓舌摇唇。” 3、近义词:绠短汲深 4、反义词:和风细雨、拐弯抹角、指桑骂槐 5、成语接龙:短绠汲深→深谋远略→略见一斑→斑驳陆...
-
端倪可察的意思是什么
端倪可察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ān ní kě chá 2、意思解释: 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。 妖言:荒诞离奇骗人的鬼话。惑:迷乱。用荒诞离奇的鬼话欺骗迷惑群众。《汉书·眭弘传》:“(霍光)奏赐、孟妄设妖言惑众,大逆不道,皆伏诛。”唐·释彦琮《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》下卷:“道士袁矜妖言惑众。”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三十卷:“外边传出去,尽道韩秀才遇了妖邪,以妖言惑众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世上这些妖言惑众的人,怎么没人治他一下子!”亦作“流言惑众”、“妄言惑众”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端倪可察→察颜观色→色胆包天→天下大...
-
断根绝种的意思是什么
断根绝种成语详解:1、读音:duàn gēn jué zhǒng 2、意思解释: 断绝后代,即断子绝孙。 断绝后代,即断子绝孙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八十一卷:“真人甲乙,上帝已征,身佩玉符丹文金章,列名元图,三欲已忘,元始符命,斩灭尸形,断根绝种,勿得飞扬。”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。明·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养贤纳士,修德治民。” 3、近义词:断子绝孙 4、反义词:儿孙满堂 5、成语接龙:断根绝种→种学绩文→文风不动→动如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