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列表5
-
井渫莫食的意思是什么
井渫莫食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ǐng xiè mò shí 2、意思解释:比喻洁身自持,而不为人所知。同井渫不食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井渫莫食→食少事烦→烦文缛礼→礼为情...
-
经邦论道的意思是什么
经邦论道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bāng lùn dào 2、意思解释: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经邦论道→道听途说→说地谈天→天覆地...
-
经一事,长一智的意思是什么
经一事,长一智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yī shì,zhǎng yī zhì 2、意思解释: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。 指亲身经历一事,就增长一分智慧。宋·赵长卿《贺新郎》:“不是我多疑你,被傍人……。经一事,长一智。”参见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 3、近义词:吃一堑,长一智 4、反义词:泾渭不分 5、成语接龙:...
-
经纶满腹的意思是什么
经纶满腹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lún mǎn fù 2、意思解释:经纶:整理丝缕,引伸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。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。 3、近义词:满腹经纶 4、反义词:才疏学浅 5、成语接龙:经纶满腹→腹背受敌→敌不可假→假手于...
-
靖谮庸回的意思是什么
靖谮庸回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ìng zèn yōng huí 2、意思解释: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口是行非。同靖言庸回。 3、近义词:靖言庸违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靖谮庸回→回天挽日→日累月积→积水成...
-
敬终慎始的意思是什么
敬终慎始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ìng zhōng shèn shǐ 2、意思解释:为人处事小心谨慎。 3、近义词:谨小慎微 4、反义词:毫无二致、不相上下 5、成语接龙:...
-
敬贤礼士的意思是什么
敬贤礼士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ìng xián lǐ shì 2、意思解释:礼:以礼相待,尊重。士:古时称有学问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学识出众的人。 3、近义词:礼贤下士、敬贤重士 4、反义词:高瞻远瞩 5、成语接龙:敬贤礼士→士死知己→己溺己饥→饥餐渴...
-
敬如上宾的意思是什么
敬如上宾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ìng rú shàng bīn 2、意思解释: 上宾:尊贵之客。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。 上宾:尊贵之客。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。《太平广记》第一百六十卷引唐·温奢《续定命录》:“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。贞懿贤淑,行修敬之如宾。”《三侠五义》第八十四回:“北侠父子在任,太守敬如上宾。”亦作“敬之如宾”。 3、近义词:敬之如宾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敬如上宾→宾餞日月→月缺难圆→圆顶方...
-
静观默察的意思是什么
静观默察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ìng guān mò chá 2、意思解释:不动声色,仔细观察。 3、近义词:无 4、反义词:无 5、成语接龙:静观默察→察己知人→人才难得→得意忘...
-
井底之蛙的意思是什么
井底之蛙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ǐng dǐ zhī wā 2、意思解释: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 井底之蛙的故事 生活在井底下的青蛙。比喻见识狭窄、目光短浅的人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《荀子·正论》:“语曰:浅不足与测深,愚不足与谋知,坎井之蛙,不可与语东海之乐,此之谓也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子阳井底蛙尔,而妄自尊大。”宋·陆游《自诒(其二)》:“人生须广大,勿作井中蛙。”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二七·潭州云盖用清禅师》:“师曰:‘一瓶净水一炉香。’曰:‘此犹是井底虾蟆。’”明·袁宏道《锦帆集·四·与黄绮石书》:“弟生平好作迂谈,此谈尤迂之甚,然在弟受用如此,亦怪井虾蟆不得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七回:“汝小将年幼学浅,如井底之蛙,只知此等阵法,以为绝高。”明·无名氏《女真观》第二折:“先生江海之学,小道是井底之蛙,焉敢于班门弄斧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五回:“井底之蛙,所见不大;萤火之光,其亮不远。”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余区区处败屋中,方扬眉瞬目,谓有奇景;人知之者,其谓与t井之蛙何异?”亦作“井底蛙”、“坎井之蛙”、“井底蛤蟆”、“井中蛙”。 3、近义词:一孔之见、坐井观天 4、反义词:见多识广 5、成语接龙:井底之蛙→蛙鸣鸱叫→叫苦不迭→迭矩重...
-
经丘寻壑的意思是什么
经丘寻壑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qiū xún hè 2、意思解释:指游览山水。 3、近义词:游山玩水 4、反义词:不分皂白、泾渭不分 5、成语接龙:...
-
经久不息的意思是什么
经久不息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jiǔ bù xī 2、意思解释: 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。 息:停止。很长时间不停止。多用以形容掌声或欢呼声。 3、近义词:响遏行云、余音绕梁 4、反义词:万马齐喑、屏声静气、一朝一夕 5、成语接龙:经久不息→息怒停瞋→瞋目张胆→胆小怕...
-
荆棘塞途的意思是什么
荆棘塞途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jí sè tú 2、意思解释:满路都是荆棘。比喻环境困难,障碍很多。 3、近义词:荆天刺地 4、反义词:一帆风顺 5、成语接龙:荆棘塞途→途途是道→道山学海→海沸山...
-
旌旗蔽日的意思是什么
旌旗蔽日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qí bì rì 2、意思解释: 旌旗:旗帜的通称,这里特指战旗。战旗遮住了日光。形容军队数量众多,阵容雄壮整齐。 旌旗:旗帜的通称,这里特指战旗。战旗遮住了日光。形容军队数量众多,阵容雄壮整齐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于是楚王游于云梦,结驷千乘,旌旗蔽日。”唐·李观《W宁节度飨军纪》:“进犹风趋,坐如云屯,旌旗蔽日,刀戟交光。”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”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》第二卷:“戈甲耀日,旌旗蔽天,连亘二十余里,粲如锦绣。”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十五回:“真个是人如恶虎,马似游龙;旌旗蔽日,金鼓喧天。”亦作“旌旗蔽空”、“旌旗蔽天”。 3、近义词:旌旗蔽天 4、反义词:锦衣玉食 5、成语接龙:旌旗蔽日→日久岁长→长吁短气→气义相...
-
精锐之师的意思是什么
精锐之师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ruì zhī shī 2、意思解释:精锐:指军队装备优良,战斗力强;师:军队。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。 3、近义词:天昏地暗、寸步难行、天荒地老 4、反义词:乌合之众 5、成语接龙:精锐之师→师心自是→是非颠倒→倒背如...
-
精明强干的意思是什么
精明强干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míng qiáng gàn 2、意思解释: 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 精明强干的故事 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清·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·与周安石之二》:“佛法付嘱大道,必须精明强干有心血荷担之人。”《清史稿·毛昶熙传》:“今日之封疆大吏,以地方多事,喜用精明强干之员,而不求恺悌循良之吏。”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,那消几日,早问出许多赃款来。”同上书第十八回:“朝廷见他强干精明,材堪大用,便放了四川巡抚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回:“别的朋友都靠不住,只有夏口厅马老爷精明强干,最能随机应变。”茅盾《子夜·十》:“吴为成的方脸上透露着精明能干的神气。”亦作“精明能干”、“强干精明”。 3、近义词:精明干练 4、反义词:碌碌无为 5、成语接龙:精明强干→干父之蛊→蛊惑人心→心不应...
-
精力充沛的意思是什么
精力充沛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lì chōng pèi 2、意思解释:体力强盛,精神充足。 3、近义词:精力旺盛 4、反义词:精疲力竭 5、成语接龙:精力充沛→沛雨甘霖...
-
精诚团结的意思是什么
精诚团结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chéng tuán jié 2、意思解释:精诚:真诚。一心一意,团结一致。 3、近义词:风雨同舟、齐心协力 4、反义词:四分五裂、分道扬镳 5、成语接龙:精诚团结→结不解缘→缘悭一面→面面相...
-
惊世骇俗的意思是什么
惊世骇俗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shì hài sú 2、意思解释: 世、俗:指一般人。使一般人感到惊骇。 指思想言行新颖奇特,不同于当时的风俗习惯,使一般人感到惊异。宋·朱熹《答陈抑之》:“勤劳半世,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,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,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者。”宋·王柏《鲁斋集·朋友服议》:“子创此服,岂不惊世骇俗,人将指为怪民矣。”明·刘基《贾性之市隐斋记》:“沉湎于酒,不衣冠而处,隐之乱者也,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。”清·黄宗羲《缩斋文集序》:“盖惊世骇俗之言,非今之地上所宜有也。” 3、近义词:惊世震俗 4、反义词:偷工减料、粗制滥造 5、成语接龙:惊世骇俗→俗下文字→字斟句酌→酌古准...
-
惊心动魄的意思是什么
惊心动魄成语详解:1、读音:jīng xīng dòng pò 2、意思解释: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惊心动魄的故事 心灵、魂魄为之震动。原形容文学作品的文笔神奇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多指精神受到极大震动,十分紧张。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·上·古诗》:“其体源出于《国风》,陆机所拟十四首,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魂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后魏·姜质《亭山赋》:“嗣宗闻之动魄,叔夜听此惊魂。”清·金圣叹《杜诗解·曲江两首》:“‘每日尽醉归’,三百六十日,又那可一日不醉而归?如是而又毕竟以酒债为寻常者,细思人望七十,大不寻常,然则酒债乃真是‘寻常’。真惊心骇魄之论也!”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》第一卷:“昌黎之‘巨刃磨天扬’等句,实足惊心动魄。”清·朱彝尊《绛帖平跋》:“记在都下,于孙侍郎耳伯所,获观宋q绛帖二册,光彩焕发,令人动魄惊心。”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六回:“底下差役炸雷似的答应了一声‘嘎’,夹棍拶子望堂上一摔,惊心动魄价响。”《庚子事变文学集·都门纪变百咏(其末)》:“动魄惊心三十天,枪声不断炮声连。”亦作“惊心骇魄”、“动魄惊魂”、“动魄惊心”。 3、近义词:动魄惊心、心惊肉跳 4、反义词:泰然自若、见怪不怪 5、成语接龙:惊心动魄→魄荡魂摇→摇头叹息→息怒停...
